列宁墓(Lenin Mausoleum)莫斯科著名建筑。位于红场西侧,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1994年,列宁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陵墓体积为 5800立方米,内部容积为2400立方米。墓前的碑石刻有“列宁”字样,净重60吨。陵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由黑、红两色大理石和花岗石建成。其外形底部是稳重的石基座,然后是台阶,向上逐级收小,其上是通往检阅台石级的平座;再往上是五级不同高度的台阶和由36根柱子组成的柱廊;顶部是两级阶梯状的平顶,这里是检阅平台,全民节日时在此检阅游行队伍和武装部队。 检阅平台两侧是灰色大理石砌成的观礼台。从整体上看是陵墓外观阶梯状的3个立方体。由于陵墓体型简洁、朴素而庄重,又位于斯巴斯克钟塔横向轴线与克里姆林宫墙纵轴线相交处这
列宁墓后埋葬着和耸立着前苏联历任党总书记的墓碑(赫鲁晓夫除外),列宁水晶棺没有对外开放,据说是遗体保存有些问题。以后也很难看到列宁的水晶棺了。
列宁墓是不需要支付门票的,不过需要寄存包包,寄存费差不多2欧吧。里面是一个大约30平米的小屋,有20几个士兵看守着列宁的遗体。说实话,可能是福尔马林的缘故,有点像蜡像。
列宁墓莫斯科著名建筑。位于红场西侧,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遗体即安放于建筑内部的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苏联国旗。
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下,外观看不是很起眼,但是鉴于特殊的历史意义,应该去看一看。1941年斯大林站在列宁墓上检阅苏联红军,战士们通过红场后直接开赴卫国战争前线,那种慷慨之气对于从小对苏联文化耳濡目染的我们不难感受得到。列宁墓不是每天都开放,去之前要查一查先。
列宁墓:1924年列宁逝世后,他老人家的蜡像安静地躺在地下一层的冰棺中,庄严肃穆的红色花岗岩建筑,位于红场西侧中央。定期对外开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遗体即安放于建筑内部的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苏联国旗。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清晰而安详。
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下,外观看不是很起眼,但是鉴于特殊的历史意义,应该去看一看。1941年斯大林站在列宁墓上检阅苏联红军,战士们通过红场后直接开赴卫国战争前线,那种慷慨之气对于从小对苏联文化耳濡目染的我们不难感受得到。列宁墓不是每天都开放,去之前要查一查先。
列宁墓始建于1929年,1930年竣工,位于莫斯科红场中央克里姆林宫墙附近,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建成。列宁的遗体安放在墓中的水晶棺内。在列宁墓上层,修建有检阅台,见证了历史上著名的1941年红场大阅兵。1994年,列宁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列宁陵墓是根据舒谢夫院士的设计建造的,阿·舒谢夫(1873~1949)因此获得了“苏联功勋建筑师”的称号。1924年1月21日6时50分,列宁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与世长辞。25日,阿·舒谢夫做成陵墓设计草图,在1924年1月27日就匆匆赶建成一座木质结构的临时性陵墓,里面安放着列宁的水晶棺。1925年,列宁墓被改建,显得更加雄伟,但仍为木结构;1929~1930年,又用磨光了的红色花岗石和黑色大理石重建;卫国战争以后,水晶棺也被换成新的,陵墓内部重新加以修葺;1974年在改建红场的同时又对陵墓进行了修整;1976年又作了预防性检修。
地址
Pl Revolyutsii Red Square
地铁站点:Ploshchad Revolyutsii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