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赫尔辛基的参议院广场上,耸立着白色的赫尔辛基大教堂,教堂前面的大广场上站立的铜像是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芬兰历史上被瑞典统治了600年。1808年,俄国发动了俄瑞战争,打败瑞典,使芬兰成为俄国的一个大公国,并在芬兰持续了100余年的统治。
1861年,既是俄皇又是芬兰大公爵的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俄国资产阶级改革,废除农奴制,此举促进了芬兰的资本主义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铜像耸立大广场的中心位置,站在铜像基座旁向四周望去,有赫尔辛基大教堂、俄罗斯东正教大教堂、赫尔辛基大学、大学图书馆、市政府大厦。显然,这里是赫尔辛基的市政中心。亚历山大二世无疑是一个异族统治者,而赫尔辛基竟给予他如此高的地位。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AlexsanderⅡ)俄国沙皇(1855~1881)。
1818年4月29日生于莫斯科,卒于1881年3月13日。尼古拉一世长子。19世纪上半期,俄国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克里木战争失败和国内革命形势,迫使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1861年3月3日,他宣布废除农奴制度(见俄国1861年改革)。接着,又实行地方自治局、市杜马、司法、军事的改革。
这标志着俄国从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他残酷镇压了1863~1864年波兰起义,不断加强对民粹派的迫害。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弥补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损失,极力向亚洲、高加索、巴尔干扩张。在他统治时期,俄国强占中国大片领土,征服中亚,并于1877~1878年进行了对土耳其的战争(见俄土战争)。1881年3月13日(俄历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被民意党人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