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方二维码

抗战时期逃难到了四川,在各地都见到不少茶馆,成都尤其盛多。所见到的茶馆都很有意思,有的熙熙攘攘,有的又很悠闲。那时在成都城里几乎只隔一两条街就一定有一家茶馆,有的地区一条街上还不止一家。公园里往往更是密集的茶馆。茶馆成了那时成都人生活和多种社会活动中都少不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使那城市带上一种浓郁的古色古香的闲散气氛。用一句现代话来描述,那又是当年成都的一道具有特色的风景线。
成都的茶馆业的兴旺可能首先是因为位于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四季风调雨顺。水利灌溉设施极为先进而完善。那还是战国秦昭王时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灌县建造的都江堰水利枢纽给后人留下的好处,至今仍属世界领先。因此生活相对富裕,也较悠闲。人们养成了休闲坐茶馆的习惯。久而久之成为传统。
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感受传统的醇厚,时光的交错,恍然回到了两千年以前,富饶美丽的成都古城。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了淳朴的成都人,成都人演绎了成都悠久的历史,历史的沧桑赋予了成都悠逸闲适的文化,在成都随处可见的茶馆,都可以看到这种文化的影子。
时成都茶馆红墙上的“茶”字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可以说这也是构成那个年代特有风貌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成都的老街只剩下宽巷子窄巷子得以比较完整的保护,而当年随处可见的老墙上的茶字已经被现代的霓虹所代替,留给我们的是对流逝的时光的品味……
消消停停悠悠闲闲地过日子,正宗的老成都,往往是天一麻麻亮,便打着阿欠出了门,冲开蒙蒙晨雾,直奔热气腾腾人声鼎沸的茶馆。只有到了那里,他们才会真正从梦中醒过来;也只有在那里,先呷一小口茶水漱漱嘴,再把滚烫清香的茶汤吞下肚去,才会觉得回肠荡气,神清气爽,遍体通泰,真正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老成都茶馆的铜壶是茶官的职业行头,现在在成都的送仙桥和五块石市场还可以买到长嘴的铜壶,那往往是茶艺师们人手一把的工具,现在的所谓“茶艺馆”还可以看见铜壶的踪影,可环境大多装修豪华,设施考究,珠光宝气,高深华贵,且多半有几个所谓“小姐”在那里手持铜壶表演来路不明的所谓“茶道”或“茶艺”,而这张照片上的意境已经荡然无存……
一条街道就是一个故事,老人沧桑的皱纹就是一面镜子,冬日的阳光是那么的温暖,渐渐让人感觉到了人文的气息,让人陶醉到了夕阳,他们把“龙门阵”摆得威武雄壮,把成都的语言发挥得如鱼得水……作别图片上这些悠闲自得的老人,我们已回不到那条条纵横的巷道,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将随之而消逝……
免费开放
建议坐车去
客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