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凉山自古就是四川通往祖国西南边疆的要道。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在凉山设立过郡、州、司、府;等地方政权。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10月1日,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并入凉山自治州,自治州首府原为凉山州昭觉县(国家级贫困县),凉山彝族自治州与西昌市合并后,首府为西昌市(汉区)。木里是藏族自治县。 艺术 其民俗风情古朴而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一步跨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令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风、民俗和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中国对外开放"窗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全国唯一的社会发展形态博物院—......详细介绍>>
历史
凉山自古就是四川通往祖国西南边疆的要道。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在凉山设立过郡、州、司、府;等地方政权。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于1952年10月1日,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并入凉山自治州,自治州首府原为凉山州昭觉县(国家级贫困县),凉山彝族自治州与西昌市合并后,首府为西昌市(汉区)。木里是藏族自治县。
艺术
其民俗风情古朴而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一步跨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令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独具特色的彝族民风、民俗和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中国对外开放"窗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全国唯一的社会发展形态博物院——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红军长征时刘伯承元帅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彝海结盟的革命遗址,神奇秀美的螺髻山和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吸引着众多的中外专家和游客。
环境
气候
凉山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境内最低处海拔324米,最高处海拔5958米,相对高差5600余米。由于幅员宽广,地形地势复杂,因而气候差异性较大。但归结之,主要有四种气候类型或气候区。
一是南亚热带气候区。本区年均气温>=18度,热量丰富,光热充足,为本州香蕉、芒果、木瓜、甘蔗等热带作物主产区,且热带风光突出、诱人;二是中亚热带气候区。本区年均气温16-18度,降水量较南亚热带气候区多,空气较为湿润,是本州的粮油主产区。同时也是本州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三是北亚热带气候区。本区年均气温13.5-16度,降水量较多,是本州粮油主产区之一,且旅游资料也较为丰富;四是温带气候区。本区年均气温低于13.5度,气候温凉湿润,是林业、牧业、中药材的集中产区。本区由于热量条件差,且多属高寒山区,灾害多,农作物产量低,生产力水平不高。但本区是本州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独特浓厚。
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欢乐的节目。“火把节”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的历史悠久,传说较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内容多异。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故事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收苛捐杂税被杀后,为了报复,放出害虫到凡间祸害人们,而凡间的人们毫不妥协,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相邀用火把焚烧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活动绚丽多彩,反映出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在节日里,人们从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赶来,云集在一片绿茸茸的草坪上举行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火把节”的夜晚要进行火把游行和篝火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