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方二维码

历史
在秦朝以前,广东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称为百越地,并不为化外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郡,广东属南海郡。汉初赵佗据岭南三郡称南越国,建都番禺,即今广州。汉武帝平南越,复置南海郡。元封五年被收入交州。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后将广信以东划为广东,广东得名由此而来。
隋文帝在位时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广州,初为总管府,后改都督府。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平南汉废其建制,复置岭南道。
清为广东省,受两广总督管辖。1911年11月9日,广东省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1938年至1945年,部份地区沦入日军手中。
广东解放后,省政府初年沿用国民政府的制度,改省国民政府为省人民政府。
艺术
广东省简称粤,在《吕氏春秋》中称为“百越”,《史记》中称为“南越”,《汉书》又称其为“南粤”,位于南岭以南,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在语言风俗以及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都非常特殊,与中国的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省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距今约12.9万年以前,这里的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广州和广东等地名依次出现,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现今的广东省以及辖区。广东省别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主要由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以及潮汕文化三大块所组成。
【传统建筑】
开平碉楼主要分布于广东省的开平市,作为我国乡土建筑中一个十分特殊的类型,是一种具有防卫和居住功能,并且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据对目前所保留建筑的考察,开平碉楼早在16世纪即明代后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后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展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以及文化传统的独特群体建筑形式。碉楼的下部样式都基本类似,仅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其造型变化主要体现在塔楼顶部,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不同的建筑风格。碉楼林立已经成为了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其最多时可达3000多座,至今仍保留有1833座。开平碉楼于2007年正式通过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传统戏剧】
广东省的粤剧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出现于广东、广西等地,古时又叫“大戏”,是一种囊括了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传统戏剧种类。粤剧在发展初期的演唱语言为“中原音韵”,又叫“戏棚官话”,后在清朝末期,由于当时的文化人为了便于宣传改革,使广州人更易听懂,而把演唱语言改为了粤语。2009年9月,粤剧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东潮剧主要流行于讲潮汕方言的地区,通常称为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或者白字戏,是一种采用潮汕方言所演唱的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剧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所逐渐演化而来,融合了弋阳、昆曲、皮黄以及梆子戏的特色,并且与本土的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相结合,而最终形成的拥有自己独特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一个传统戏剧种类。
【传统艺术】
广东省的咸水歌是本地渔民用广州方言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叫做“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白话渔歌”等,广泛流传于广东中山、番禺、珠海、南海等沿海和河网地带的农民和渔民之中。咸水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人屈翁山在《广东新语?诗语》中又这样的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咸水歌是疍家人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化”,以中山坦洲的咸水歌最为悠久,现如今仍然流传着传统的唱法,其所唱的即兴性很强,基本都是随想随唱。咸水歌传统的内容以情歌为主,其代表性曲目有《对花》、《海底珍珠容易》等。
【饮食文化】
广东有着闻名天下的饮食文化,粤菜根据地区和口味的区别,分为广州菜、潮州菜以及东江菜即客家菜三大种类。粤菜的代表是广州菜,潮州菜以精致典雅著称,而客家菜讲究原汁原味。粤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是一种出现相对较晚的菜系,但其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港、澳地区甚至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大多是以粤菜为主。粤菜吸取了多种菜系的长处,以其多样善变的烹调技艺和奇异广博的用料而著称。“食在广州,味在潮州”更是离不开“广东饮茶”,所谓“喝茶”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吃饭,这里的酒楼、饭店或是茶楼都设有早、午、晚茶,饮茶更是与谈生意、听消息、会朋友密不可分。
【凉茶文化】
中国的凉茶历史悠久,早在公元306年,东晋时期的道学医药家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和后来的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广泛为广东人民所钟爱的凉茶并世代相传。凉茶具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因黄飞鸿早就享誉海内外的“宝芝林”;“王老吉”的创始人王泽邦被称为“药侠”。凉茶的配制技艺是以家族世袭的方式传承的,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文革时期,凉茶文化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但其在港、澳地区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2005年底,凉茶已被广东省中山市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
醒狮是广东对舞狮的叫法,是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非常地道的广东传统民间舞。广东醒狮是由唐代的宫廷狮子演化而来,在五代十国以后,由于中原人的南迁,舞狮文化被带入了岭南地区。醒狮最早在明代时发祥于广东的南海县,现今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之间。广东醒狮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以驱邪避害的瑞物,因此在节庆或是重大活动中,都会有醒狮助兴。醒狮是一种集武术、舞蹈、音乐于一身的传统文化活动,表演的狮子由五颜六色的布条所制成,每头狮子均由二个人一起参与,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并且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舞狮的人还要施展南派武功的各种招式,体现出他们的阳刚之气。
环境
广东省地处低纬度地区又濒临南海,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长冬暖,夏季平均气温为28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12摄氏度。夏秋季多台风,每年的四月至九月为雨季,年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
1 深圳
深圳,她华丽转身,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这个璀璨的城市中,开...
0
0
2 广州
广州环境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因背山面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别明显,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
0
0
3 广东
历史 在秦朝以前,广东是越族人聚居之地,称为百越地,并不为化外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0
0
4 阳江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阳江古时候属于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语中,“牛”为“莫...
0
0
5 肇庆
肇庆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属珠江三角洲,西靠桂东南,珠江主干流西江穿境而过,北回归线横贯其中。背枕北...
0
0
6 茂名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海岸线曲折多湾,迂回220多公里,盛产龙虾、对虾、海参、鲈鱼膏蟹等,全市水产...
0
0
7 云浮
云浮,又被称为广东大西关,是连接广东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枢纽,系著名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名城,全国有名...
0
0
8 河源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堪称人...
0
0
9 清远
清远是一座年轻而充满魅力的城市。广东省地域最大的地级市和广东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清远的良好地区...
0
0
10 惠州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也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惠州是广东...
0
0
11 巽寮湾
巽寮湾(Xunliaowan Resort)位于惠东县城平山镇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南海大亚湾的东部,依山傍海,...
0
0
12 双月湾
双月湾因形状鸟瞰像两轮新月,故名双月湾。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原港口镇...
0
0
13 海陵岛
海陵岛隶属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是广东第四大海岛,位于阳江市西南沿海,海陵岛陆...
0
0
14 南澳岛
南澳岛是中国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 由南澳岛及周边37个岛屿组成,其中主岛111.44平...
0
0
15 梅州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
0
0
16 汕尾
汕尾地处粤东沿海,地势北高南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汕尾市汕尾原名因“汕”的意思是海滩的高处,这...
0
0
17 揭阳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北靠兴梅,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
0
0
18 潮州
潮州,又称“凤城”,一个既有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又具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
0
0
19 中山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又是著名的侨...
0
0
20 东莞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
0
0
21 湛江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包括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全部和半岛以北一部分。地处...
0
0
22 江门
江门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12种属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江门市是珠江三角...
0
0
23 韶关
韶关是广东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说到韶关,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历史名城、山...
0
0
24 汕头
汕头市,别名“鮀城“,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处于“大珠三角...
0
0
25 珠海
珠海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海域广阔,有一百多个海岛,素有“百岛之市”美称。城市规划和建设独具匠...
0
0
26 佛山
佛山简称“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是黄飞鸿、李小龙的故乡,是珠三角的经济重地,一个荣...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