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当时封建王朝慌了手脚,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来,就采取了封官许愿的办法加以利诱,当时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投降了官府,被封为“平西大将军”,率领官兵前来镇压。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后因周军围困,粮草断绝。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一自然村(今“会逃站”)。今悬崖上的山村,在建......详细介绍>>
历史
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当时封建王朝慌了手脚,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来,就采取了封官许愿的办法加以利诱,当时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投降了官府,被封为“平西大将军”,率领官兵前来镇压。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后因周军围困,粮草断绝。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一自然村(今“会逃站”)。今悬崖上的山村,在建村时,人们为纪念郭亮,将村名取为“郭亮”。
郭亮村建于西汉末年,当时王莽建立“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领袖郭亮,兵败失利后,退守太行山,欲凭借太行绝壁固守,可惜最后兵败山西。从此,郭亮驻扎的山寨便以郭亮村的名字流传下来了。村里老人讲起郭亮的故事来简直如数家珍,比如有一则金蝉脱壳的故事讲的是郭亮把一些活羊缚在柱子上,又把羊的两条前脚放在战鼓上。羊一动,鼓发声,因此王莽军队一直没察觉山寨已是人去楼空,待要追击时,郭亮已经逃到山西去了。实际上,是毕再遇与金人作战的时候想出来的,不知何许年月被村人转嫁到郭亮的头上。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郭亮村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共辉县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是著名将领许世友战斗过的地方。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郭兴当年曾在这里学习、训练。
农民起义也好,抗日政府所在地也好,都说明郭亮村是个易守难攻的堡垒。抵达郭亮村,必须先要穿过一段太行大峡谷,峡谷的底部,与华中平原相连接,其顶部平台,海拔竟已在1200米以上!从沙窑乡西梯坡村顺天梯登崖顶是件相当累人的事情。过去这条绝壁小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直到上世纪70年代,山民打通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郭亮洞(暨绝壁长廊),人们才逐步废弃了这条“天险”小路。